1. 主页 > 币圈新闻 > 新闻

乌克兰的军事收益 可能会加深俄罗斯的经济问题

***的反攻已经看到***占领的大片领土被重新夺回,这可能加剧***的经济困境,因为国际制裁继续打击其命运。

最近几周,*****取得了惊人的成功,重新夺回了该国东北部和南部的***占领领土。现在,基辅希望解放东顿巴斯地区的卢甘斯克,这是两个自称“共和国”的亲俄“共和国”之一所在的关键地区。

1.jpg

Berenberg 的首席经济学家 Holger Schmieding 表示,最近***的军事收益可能会严重打击***的经济。

“甚至比以前更严重的是,***经济似乎将陷入逐渐加深的衰退,”施米丁上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一场对[***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不利的**的成本不断增加,压制国内异议的成本以及制裁的缓慢但有害的影响可能会比苏联崩溃大约30年的速度更快地导致***经济崩溃前。”

2.jpg

他强调,***在西方实施国际制裁方面的主要筹码——其对能源市场,尤其是欧洲的影响力——也在减弱。

“尽管普京于 8 月 31 日**了北溪 1 号管道,但欧盟继续以稍慢但仍令人满意的速度填充其储气设施,”他指出,并补充说,即使是特别容易受到***供应影响的德国,甚至可能在冬季之前接近其 95% 的存储目标。

能源问题

欧洲迅速从***能源转向对克里姆林宫来说尤其痛苦:根据经济学人智库的数据,能源部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所有财政收入的一半和出口的 60%。

能源收入在 8 月份跌至一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而那是在莫斯科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以期以强力武装欧洲领导人解除制裁之前。此后,克里姆林宫被迫以相当大的折扣向亚洲出售石油。

能源出口下降意味着该国的预算盈余已被严重耗尽。

“***知道它在与欧洲的能源**中没有任何影响力。在两三年内,欧盟将摆脱对***天然气的依赖,”EIU 全球预测总监 Agathe Demarais 告诉 CNBC。

她建议,这是***现在选择切断流向欧洲的天然气的一个关键原因,因为克里姆林宫意识到这种威胁在几年后可能会变得更轻。

国内生产总值下滑

EIU 预计***今年的 GDP 将收缩 6.2%,明年将收缩 4.1%,Demarais 表示,这“从历史和国际标准来看都是巨大的”。

“***在 2014 年首次受到西方制裁时并未经历经济衰退。伊朗在 2012 年与斯威夫特完全断绝联系(***还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在那年经历了仅 4% 左右的衰退。年,”她说。

关于***经济真实状况的统计数据很少,克里姆林宫的底牌相对贴近自己的胸膛。然而,彭博社本月早些时候援引一份内部文件报道称,***官员担心的经济衰退比他们的公开断言所暗示的更严重、更持久。

普京一再声称,他的国家经济正在应对西方制裁,而***第一副总理安德烈·别洛乌索夫上个月表示,2022 年通胀率将达到 12-13% 左右,远低于全球经济学家早些时候给出的最悲观预测。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 Rosstat 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的 GDP 收缩了 4%,***本月早些时候上调了经济预测,现在预计 2022 年和 2023 年分别收缩 2.9% 和 0.9%,然后恢复到 2.6% 2024 年的增长。

然而,Demarais 认为,所有可见数据“都表明国内消费崩溃、两位数通胀和投资下降”,1000 家西方公司的撤离也可能对“就业和获得创新”产生影响。

“然而,制裁对***的真正影响将主要在长期内感受到。特别是,制裁将限制***探索和开发新能源领域的能力,特别是在北极地区,”她说。

“由于西方的惩罚,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资金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美国的制裁将使向***出口所需的技术变得不可能。”

制裁“留在这里”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上周的国情咨文中称赞了欧盟制裁的影响,称***的金融业“正处于生命支持之中”。

3.jpg

“我们已经切断了***四分之三的银行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近一千家国际公司已经离开了这个国家,”她说。

“与去年相比,汽车产量下降了四分之三。***航空公司正在停飞飞机,因为没有更多的备件。***军方正在从洗碗机和冰箱中取出芯片来修复他们的军事硬件,因为它们用完了半导体。***的工业陷入困境。”

她补充说,克里姆林宫“让***的经济走上了被遗忘的道路”,并誓言制裁“将继续存在”。

冯德莱恩说:“现在是我们展示决心而不是绥靖的时候了。”

在克里姆林宫努力加强安全关系之际,被西方回避的***高级官员上周在访问北京时表示,莫斯科将深化与中国的战略关系视为一项关键**目标。普京上周还在乌兹别克斯坦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两国吹捧“没有限制”的关系。

然而,一些评论员指出,随着***在世界舞台上的议价能力减弱,随着这两个超级大国试图巩固进一步的合作,中国将占据大部分牌。

“从长远来看,中国将是***唯一的经济选择,但这个过程也将是棘手的,因为中国仍将警惕过度依赖***商品,”经济学人智库的德马赖补充道。


本文由币圈网发布,不代表币圈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rcns.cn/news/5669.html